有限空间特种作业理论知识

12

有限空间特种作业理论知识

★ 有限空间作业的定义和特点

一、有限空间作业定义

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在污水井、排水管道、集水井、电缆井、热力井、燃气井、自来水井、有线电视及通信井、地窖、沼气池、化粪池、酒槽池、发酵池等可能存在中毒、窒息、爆炸的有限空间内从事施工或者维修、排障、保养、清理等的作业均为有限空间作业!

二、有限空间作业危害特点

(1)有限空间作业属高风险作业。如操作不当或防护不当可导致伤亡。

(2)发生的地点、形式多样化。如船舱、贮罐、管道、地下室、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电缆隧道、通信人孔、热力管沟、发酵池等。

(3)许多危害具有隐蔽性并难以探测。如作业前即使对有限空间内气体检测合格,作业过程中,内部环境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仍有增加和超标的可能。

(4)多种危害可能共同存在。如化粪池中存在硫化氢中毒危害的同时,还存在甲烷燃爆危害。

(5)某些环境下具有突发性。如开始对有限空间检测时,各项气体指标合格,但是在作业/过程中突然涌出大量的有毒气体,造成中毒。

(6)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危害,大多数情况下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如加强培训教育,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和应急救援设备等。

★有限空间作业单位与管理单位的安全职责

一、有限空间管理单位安全职责

有限空间管理单位是指对有限空间具有管理权的单位。其安全职责包括:

(1)指定管理机构或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负责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事务;

(2)建立健全有限空间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3)给予有限空间作业管理人员有关职业知识的培训;

(4)辨识本单位存在的有限空间,确定有限空间的数量、位置以及存在的危害因素等,建立有限空间基本情况台账,并及时更新;

(5)在有限空间外设置警示标识,告知有限空间的位置和所存在的危害;

(6)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有限空间;

(7)审查实施有限空间作业的单位的作业安全条件,确保其具备与所实施的作业有关的安全防护能力;

(8)如实向作业单位提供有限空间类型、内部设施、外部环境、可能存在的危害等基本信息;

(9)监督有限空间作业单位的作业情况,及时制止、纠正不安全行为,并督促作业单位进行整改;

(10)发生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的,协助和督促作业单位保护事故现场,及时报告本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并配合事故调查。

二、有限空间作业单位安全职责

有限空间作业单位是指进入有限空间实施作业的单位。其安全职责包括:

(1)指定管理机构或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负责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相关事务;

(2)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应急预案;

(3)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危害防护控制计划、有限空间作业进入许可程序和作业安全规程,并保证相关人员能随时得到计划、程序和规程;

(4)配备与所实施作业的安全防护需求相匹配的安全防护设备、个体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装备等,并确保功能正常;

(5)对有限空间作业管理人员、现场负责人员、监护者、作业者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培训和考核,确保考核合格后方才上岗作业;

(6)确定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监护者作业者,明确各人员职责:

(7)评估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危害、危害程度,审查作业安全条件,确定是否许可作业;

(8)如实告知作业人员有关作业内容、作业方案、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作业安全要求、应急处置方案等内容

(9)在有限空间外设置警示标识,告知有限间的位置、存在的危害及作业单位信息;

(10)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未经允许的劳动者或无关人员进入有限空间;

(11)作业过程中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措施,保障作业者的安全。

(12)发生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的,尽快寻这或组织救援,保护事故现场,及时报告本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并配合事故调查。

★有限空间特种作业安全管理

具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能力后,方可将作业发包给作业单位进行实施,其中审查的内容至少包括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备设施的配备情况、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情况和监护人员的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情况等三方面。

1.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备设施

承包有限空间作业的单位应至少配备以下安全防护设备设施和个体防护用品:

(1)围挡设施、安全警示标志或具有双向警示功能的安全告知牌;

(2)气体检测分析仪,应能测定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以及氧气,可燃气体的含量,应至少有1台为泵吸式;

(3)强制送风设备;

(4)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长管呼吸器等正压隔绝式呼吸防护器、正压隔绝式逃生呼吸器等;

(5)应急通讯工具;

(6)安全帽、全身式安全带、安全绳、三角架(含绞盘)等;

(7)照明设备、通讯设备等。

有限空间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爆炸性粉尘时,检测、照明、通讯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安全防护设备设施和个体防护用品的配备数量应与作业需求相匹配。

2.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承包有限空间作业的单位应至少制定有以下管理制度:

(1)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

(2)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3)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4)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5)有限空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承包化粪池(井)、排水管道及其附属建筑物(含污水井、雨水井、提升井、闸井、集水池等)运行、保养、维修、清理等地下有限空间作业活动,以及电力电缆井、燃气井、热力井、自来水井、有限电视及通信井等地下有限空间运行、保养、维护作业活动的有限空间作业单位应配备有现场监护人员,且监护人员应持有有效的地下有限空间现场监护人员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二、签订安全协议

发包单位在与承包单位签订委托合同时,必须同时签订《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对各自的安全理职责进行约定。安全管理协议应当包括下内容:

(1)明确双方安全管理的职责分工;

(2)明确双方在承发包过程中的权利义务;

(3)明确应急救援设备设施的提供方和管理方;

(4)明确、细化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职责分工、程序,以及各自应当戰行的义务;

(5)其它需要明确的安全事项。

对于承发包有限空间作业项目,发包单位应对其承担有限空间管理单位的全部安全职责,履行安全监督义务。承包单位应承担有限空间作业单位的全部安全职责,履行安全作业的义务。


分享到:

技术介绍底部推荐